目前分類:思索的痕跡-報告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壹、前言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 唐 崔顥)

以「鄉關何處」為書名,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崔顥的這首詩,描述遊子漂泊異鄉的愁思。然而薩依德對早年生活世界的回憶,固然表現了某種「思鄉」情懷,對「消失的家園」無限的眷戀。但其實英文原名「OUT OF PLACE」更能凸顯作者的生命歷程:「格格不入」或「人地不宜」,那是時間數線上延續的矛盾狀態,自我身份與環境規則的不斷衝突,而不只是當下對過往的回顧而已。換句話說,「鄉關何處?」這個問號,橫亙著薩依德的人生歷程,而「讓自己最自在的家鄉」,似乎永遠遙不可及。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報告‧李昆翰

由於自己不是很用功,所以對於制度分析的概念還有點模糊,但歷史社會學與制度分析的角度與方法,提供了我不同的視野與切入點。覺得透過這樣的方法,對於教育制度的掌握與瞭解可以更立體,而不只相信一些當前的平面描述。以下心得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關於制度分析的一些感想,第二部分則針對Archer的〈Social Origins of Educational Systems〉一文稍做摘要與分析,第三部分則是回顧台灣的歷史,從「統治者」的觀點簡單地分析過去台灣的教育。因為是心得的型態,所以並沒有正式地引註,有些觀念是直接用自己的文字書寫,看過的文獻列於參考書目。

一、制度與制度分析

社會之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制度,明顯可察的像是法律規章、社會習俗以及政治、經濟制度,有些雖然沒有白紙黑字加以條列細述,但卻深深影響每一個人,例如文化、規範、價值。為什麼要有這些制度?以Berger和Luckmann「神聖帷幕」的觀點來看,人類並不是生來就有足夠的能力在世界生存,所以他們必須建構一個社會的「帷幕」(canop)包圍自己,以完成或補足他們的生物性。擴展這個論點,人類社會需要確保文化世界的穩定,以保護個體免於社會失序(anomie)的威脅。因此社會制度是介於人類與物質環境的橋樑,藉由這些制度,人類的生活變得協調、有意義和連續。換句話說,制度帶給人類「安全穩定」的生活。

各種制度在社會中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但制度並非驟然出現,而是經過長久的經驗積累與改進演變,甚至有些包含權力的運作。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制度變得理所當然,而且變成社會行動背景的一部份,人們甚至不敢想像沒有這些制度會是怎樣的情景。絕大多數人相信制度,並且願意順從制度,因為這些制度的確產生「某些效用」,也維繫了有秩序的社會,例如學校制度。但從質疑的角度來看行於今日的各種制度,它們真的是正當適切的?形成過程是理性的?有沒有其他的替代選擇?這些制度中是否隱藏著宰制與剝削?其所產生的「效用」對誰有益?對誰有害?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報告‧李昆翰

看到書名,特別對「夾縫」這個詞有著強烈的感受,腦中想像著小草從柏油路、牆角、磚縫中鑽出的景象。這些壓抑小草生長的人為因素固然必須剷除,但小草本生的生命力才是關鍵。去除障礙,有生命力、有水、有陽光,原住民才能真正成長茁壯。此書討論的議題廣泛而深入,一時間不易消化。因此以下僅針對幾個主題說明自己的感想與心得。

一、語言的流失
語言的流失是原住民長久的痛,也是民族發展的最大挑戰。以個人來說,語言與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以民族來說,語言與文化亦是休戚相關,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尤其原住民族以口耳相傳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因此語言流失直接影響到民族文化的傳承。失去了語言、失去了文化、失去了認同,無怪乎許多人認為原住民已走到黃昏。也正因為語言是民族存續的關鍵,目前的原住民政策莫不以恢復母語為重要目標。

在日治與戒嚴時期,非「國語」的各種語言受到嚴重的打壓,但何以閩南語能夠熬過這段黑夜?民住民語言卻日漸凋零?可見同化政策雖然是語言消失的原因之一,但造成原住民語言現今的窘境,還有其他牽連糾葛的因素。許多語言學家預測,全世界六千種左右的語言至少將有半數會在五十年後完全消失或瀕於絕跡。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多數語言或許都無法提供讓它們得以繼續存在所需的資源或學習動機」。同樣地,今天原住民語言要恢復,母語教育是一個重要管道,但更關鍵的是「生活環境」,當語言只存在於書本與學校教育,其生命是極微脆弱。所以原住民語言消失的原因,並不只是政府打壓、學校裡禁止「講方言」這樣的苛政而已,「沒有人使用」是根本原因,那我們就必須找出「為何沒有人使用」的答案,唯有主客觀條件能夠配合,原住民語言才有復活的可能,而非曇花一現。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報告‧李昆翰

壹、摘要
教育機會均等報告書包含七個部分,處理不同方面的教育機會(2-8節)。調查的結果來自於一個包含大約4000所中小學的全國性調查,這個調查被設計來確認在六個族群中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程度與原因(黑人、波多黎各人、美國印地安人、墨西哥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以及白種人)。

一、其他章節
第四節描述培育黑人和白人教師的大學和學院之調查結果。因為幾乎所有的白人學生受教於白人教師,而大部分的黑人學生受教於黑人教師。這個調查的結果顯示透過教師與學生的種族一致,教育機會不均等可能永遠存在。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作業‧李昆翰

一、過去
(一)荒謬的烙印
「偉大的」哥倫布誤認「新大陸」為印度,因而將美洲原住民稱為「Indios」,這個強勢的命名舉動為美洲原住民五百多年的悲劇開啟了序幕。至今在各式字典裡,Indian一詞仍然指稱著「印度人」與「美洲印地安人」兩個截然不相關的民族,頂多以「American Indian」或「Red Indian」作為區別。而錯誤不僅於此,文化、語言、習俗各不相同的美洲原住民族,也被強迫歸屬在這個荒謬的名詞之下。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如果說1492年的誤會是因為無知,那麼這五百多年來的「妄加命名」代表著怎麼樣的霸權心態?

五百多年後的今天,無論「印地安人」與「美洲原住民」的連結已經有多大的普及性與接受度,我們仍然應該揭發隱藏其中的意識型態。在我族中心主義作祟下,不只是命名的問題而已,「發現」、「保衛家園」、「拓荒」、「傳教」等理所當然的思考與行徑隨之而來,在這些留諸青史的成就背後,卻是美洲原住民的血淚與苦痛,至今,仍未撫平。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報告‧李昆翰

壹、前言
盧卡奇有「西方馬克思主義之父」之稱,是二十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開創者。由於他是匈牙利的共產黨員,又曾長期在莫斯科流亡,加上翻譯的問題,因此他的作品在英美學界受到重視的時間比較晚。盧卡奇涉獵範圍廣泛,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主要在於哲學、美學、文藝以及社會理論。限於時間與能力,本文僅針對盧卡奇最著名的社會學理論作品《歷史與階級意識》做介紹,並提出其辯證法以及物化理論在教育理念與實踐上的省思。

貳、歷史與階級意識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班報告‧李昆翰

一、生平簡介與理論脈絡
出生於1944年,Chodorow成長的60年代正是新左派與女性主義興起的世代。1966年取得社會人類學學士,1974年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1974年她出版一篇論文《家庭結構與女性人格》,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母性的再製》的前奏,這本書建立她在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地位。從1985年到1993年,她繼續擔任社會學教授,同時接受舊金山精神分析學院的訓練,現在她是有證照的臨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治療師與社會學家。從《母性的再製》之後,Chodorow寫了三本書《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理論》、《女性特質、男子氣概、性徵》、《感覺的權力》,每一本書她都融會精神分析學與社會理論,主要關注於女性主義、性別與主體性的問題。

當她開始她的社會學學術生涯時,女性主義文化與精神分析學是相當敵對的。著名的女性主義認為弗洛依德傳統是父權的、結合對人類主體性的生物決定論解釋。當70年代中期,Chodorow開始融合精神分析學進入她的性別研究時,她是處於學術女性主義的邊緣位置。當1978年《母性的再製》出版後,她挑戰了反弗洛依德正統的激進女性主義,並且幫助顛覆它。反對性別人格的生物性解釋,《母性的再製》強調文化決定,並且反對之前著重角色理論的社會學解釋。Chodorow的性別人格理論,在接下來的著作中進一步闡述,對於社會科學與人文各學科持續產生影響。

身為對人類主體性有興趣的社會理論學家,Chodorow她持續且尋根究柢的與弗洛依德的思想與遺產交戰。她與弗洛依德傳統的協商表現於雙層的關注:將分析帶入女性發展、給予人格發展過程中母親的角色應有的重視。受到Klein和Winnicott的影響,她也注重人格在內在與外在客體世界之間轉移的重要性。具備社會學者與精神分析學者的雙重能力,Chodorow有興趣消溶兩個學科的界線,藉由提倡對自我的瞭解,認為它是文化與精神兩者的建構物。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