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書亞批判語言為我們帶來的限制,所以這部電影沒有對白,卻多了許多經常被我們忽略的細微聲響。這種摒除語言的嘗試可稱之為噱頭、賣弄,但關鍵在於能否突破藩籬,藉由影像、聲音帶我們到文字所不及之處。21歲時寫下故事大綱,24歲完成了處女作《車逝》,第一次當導演的小伙子竟能吸引許多電影圈的知名人物,為這部「非商業片」奉獻寶貴的時間與精神,可以推想他的獨特魅力。
沒有對白,情節主軸也刻意混搭,不同人物、不同時間點的現實、夢境、回憶與想像。關連的線不知從哪穿過,但就是知道它織成了一塊我們看不清楚的布。交錯與片面,其實是世界的常態。我們何嘗真正瞭解一個人?真正掌握一件事物?我們所認為的真實,就是源於自己蒙眼撿拾的故事片段,然後依照喜好交錯排列。拼圖,動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那張事先公布的樣版。書亞也挑戰人們對於既定秩序的安定感,我們都渴望「掌握」、「瞭解」,甚至在每一次思考之後,潛意識中企圖「對答案」來肯定自己。當我心中浮現「看不懂」的憂慮時,這部片正巧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偏執。倒不是頌揚毫無範圍的相對主義,只是我們太習慣被「絕對」所餵養。絕對與相對,都是鴉片。
或許因為自己喜歡攝影,所以對於片中色彩、構圖、運鏡的巧思格外著迷,尤其偏愛刻意凸顯的異常色調。當女孩與紅色巴士共舞的時候,那種時間靜止的感受又是怎麼來到我心中的?每一格畫面,都是我想細細品味的攝影作品,因為它們似乎飄在情緒與故事上面,讓你隨著輕輕搖晃。在此不得不說,如果少了這些視覺的吸引力,我會如何評價這部片?這已經無從驗證,但我卻知道自己貪婪地擷取每一種攝影的可能性,想要徹底佔有。視覺以外,聲音與配樂依舊盡責地忙進忙出,彌補了對白遺留下的空隙。我本來就拙於聽覺吸收,所以不記得什麼印象深刻的旋律。但覺得聲音的參與很平穩順暢,如果情節畫面是一艘精巧的帆船,那聲音就像江上的清風與流水,不搶鋒頭卻默默地提供推進的力量。
情節可以討論,但又覺得多餘。既然導演刻意打散了拼圖,又何必自以為是地干涉別人拼圖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我有什麼資格提供答案呢?深切體會到那種「想證明」的慾望,所以刻意壓了下來。就讓它成為個人片單中,一部用反覆觀看來回答疑惑的電影吧!
說了這麼多,確實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但我不敢推薦。人,還是活在繁瑣的限制之中。在某個時間點,不說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面對說了之後的後果。誰說語言文字只是工具?它們是生命中難以切除的一部份啊!
導演書亞的部落格
- Feb 15 Sun 2009 23:07
令我著迷卻不敢推薦的《車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