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呼.....好煩。沒有認真過生活的報應就是,生命沒有一丁點感動。沒有一丁點感動,就寫不出什麼東西。少了感動,生活只剩下批評與批評,因為沒有感動證明自己存在,只好用言論來顯現自我,現在更瞭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政治性、評論性節目,因為這就是存在感的抒發管道,不是說表達意見不好,只是相較之下,現代人常常忽略用「心」的感動,卻熱衷於用「口」的發洩。一個說起話來不疾不徐、井井有條、鞭辟入裡的人,相信大家都很崇拜,只不過,若他所擁有的只是這些,那麼我認為這也不值一提,但現代多少人以「逞口舌之快」為傲? 卻又少見論理精當、思慮周密者。

  「論辯」的確是追求真理的途徑之一,然而我卻不相信有「不近人情」的真理,對於而「自以為是」卻「言之無物」、「過度渲染」的「論辯」,深感無聊之極,也同樣感到可悲。國中國文課本「報紙的言論」一文,所揭示的正是媒體應有的「操守」,可嘆的是,有多少人把它當作「八股文」而不屑一顧?長久以來,惡質的炒作文化已然脫離「報導」的真義,媚俗的利益取向顯而易見,這可以說是社會文化的沈淪,而廣大的社會大眾亦是推波助瀾的幫兇,最近上映的電影「千均一刻」正是此種歪風的例證。每當某一事件被「報導」後,有「潛力」的事件馬上會被炒作, 政客、藝人、公眾人物立刻義憤填膺地跳出來,儼然化為正義使者,或者以委屈的姿態賺人熱淚,引領社會大眾「關心台灣」,卻往往模糊焦點、過度渲染,而多少人可悲地「風行草偃」?對於大多數事件,我懷疑他們是在爭公理?爭權利?還是爭鎂光燈? 爭曝光率?「人性的關懷」從來都不是媒體的主流焦點。

  有句話「政治是高明的騙術」,對現實來說也許真是如此,但台灣目前的問題是:騙術一點都不高明,群眾還是乖乖地被操控,法門無他,讓群眾有存在感、有參與感而已。真要論理,台灣人民很缺乏論理的修養與基礎,泛情緒化往往是最大的障礙,各類網路論壇、BBS出現的偏頗言論,漏洞百出,實在讓我懷疑台灣教育的成效。發表意見是每一個人的權利,這絕對應該尊重,然而權利不該濫用,也不該自認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真理」,就有強制力。當龐大社會輿論試圖改變一對戀人的感情,有多少人自認為在「做好事」?然而在我看來,只是凸顯愚昧的自以為是。這些充斥周遭的「理」,只不過是一種多數暴力的形式,離真正的「道理」,還差得遠呢!

  嘮嘮叨叨說了一堆沒有條理的話,應該回歸主題。多用心去感受,道理源自於「人」,當論辯時,別忘了「人的關懷」,否則結果只是物化偏頗的歪理,禁不起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nuspam 的頭像
    ntnuspam

    灰色殘留物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