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個晚上,雖然震得驚慌失措,但是卻也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地嚴重。這短短的幾分鐘竟會震垮震碎了這麼多台灣人民的心,竟會帶來台灣歷史上的漫漫黑夜。截至十月四日,這場地震在全台灣各地的災情共計2256人死亡、8731人受傷送醫、53人失蹤、交通阻絕受困7人、房屋全倒7018棟、半倒5942棟,災情慘重。

  九二一巨變距今已兩個月,大部份的人陸續從陰影中走出,漫長災後重建的展開也考驗著台灣人民。兩個月發生了不少事,而不斷討被論的話題就是「這是天災?還是人禍?」。在這次巨變後,除了操之在天者,無法歸咎,而對於操之在人者,對於人禍,檢討之聲不絕於耳,以下就建築層面與親身經驗出發,檢討我們是否有所反省覺悟?對於你我又有如何的衝擊?

  無家可歸,是多少台灣人民的痛?而更令人心痛的,又有多少人的生命是被「家」所奪去?原本溫暖令人心安的避風港,竟會成了生命的剝奪者?成了生死別離的幫凶?建築,在這次的檢討聲浪中可說是超級主角。從天而降的巨禍我們無法避免,於是我們便要問「為什麼我們的房子倒了?不該倒的房子為何倒了?」。閱讀過一些建築期刊的報導後,檢討如下:


(一) 地震帶的劃分與建物的避震要求

  根據相關單位的研究,政府將地震帶分為四級強震一甲、強震一乙、中震、弱震,各級地震帶上的建物各有不同的要求標準。中部大部份受災區在這次地震中屬於中震帶,而這次近震源區發生高達1G的地表加速度,遠超過法規中規定要求的設計0.23G,以致造成中部地區的重大傷亡,因此有人歸咎這次九二一地震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災情,有一部份在於政府地震帶的劃分有缺失。


(二) 建築制度的缺失

  國內建築業常有業主即是承包商的情形,使得建築師的監督角色尷尬矛盾,如何能夠要求施工情形?當建物沒有依照原計畫興建時,建築師也無從抗議起。另一個問題是建築過程中角色分工混亂,整個建物興建的過程中,其實必須依靠許多專業人員的合作,有建築師、大地技師、結構技師、設備技師等等,而每個人都具備其獨特的專業能力,各有所長,然而責任歸屬上非常混亂,過程中若有偷工減料的情形,建物有問題究竟誰該負責並沒有明確地規定,況且在業主即承包商的情形下,使得責任歸屬更為混亂。而許多建築公司在建物完工後,惡意倒閉以逃避將來的責任歸屬,這樣缺德的行為,政府應該嚴格徹查,還給人民公道。


(三) 不良的建物使用習慣

  對建築物來說,每一棟建築物在設計之初都有它的考量,即使隔間、裝潢也會對建築物耐震度產生影響,偏偏一般民眾在購屋後,大多任意更改結構,地震中往往經不起耐震度的嚴重考驗。一般建築物在設計時,已經把建物的功能考慮進去,作為辦公用途的建物耐震度設計一定跟做為倉庫用途的建物不同,不可以隨意改變,如果要做結構的調整,一定要找原設計師諮詢。這次震災中,許多「軟腳蝦」建築倒塌嚴重,即是因為任意更改一樓樑柱結構作為大賣場,結果耐震度減低,才會造成災情。


(四) 水土保持的忽視

  這次地震造成嚴重「走山」的情形,親眼目睹原本南投蒼翠的九九峰,如今變成光禿禿的一片,而往中橫的路上,沿路清一色都是根淺無法涵養水分的檳榔樹,水土保持一向沒有嚴格要求,每遇豪雨便容易產生土石流,無怪乎這次地震處處坍方,嚴重影響救災工作的進行。


  九二一後自己曾前往南投埔里及東勢擔任義工,親身體驗到震災的可怕,一幢幢不堪入目的建物有如痙攣般地倒在路邊。一夕巨變,災民的心理壓力也不是我們能夠切身體會的,尤其是學生與孩子們的問題,孩子雖然許多仍是到處嬉鬧,但是心中的陰影久久不能散去有時一爆發便是不可收拾,有些停課的中學生成天遊蕩無所事事。而還有社會大眾所忽視的一群,即是獨居老人與違建戶,一是沒有應變能力,一是無從申請救助,這些違建戶大多是老兵,面對災變生活態度消極,也不求助,老命一條聽天由命,原本已存在的社會問題,在震災後又更加嚴重。這一震,震出了許多問題,黑夜過後,一方面必須動員重建,另一方面,必須痛定思痛,徹底檢討,擺脫種種人禍,讓台灣面對天災,不再這麼脆弱、不堪一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nuspam 的頭像
    ntnuspam

    灰色殘留物

    ntnus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